从“中植系”产品延期事件引发的思考
最近“中植系”消息很多,当然都是不好的。有人做个吃瓜群众看看热闹,更多人幸灾乐祸(当然也包括很多同业者,可能觉得有更多的机会,殊不知唇亡齿寒)
(相关资料图)
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大多数人其实不希望你过的比他更好。这个就是社会的现实,大到国家,小到每个群体不都是如此?
任何一家财富机构暴雷对于中国的金融行业都是一个巨大伤害。经济下行,市场舆情频发,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不管是金融从业者或是投资者,都需要一些正面事件去激励信心,现在大家真的都受不起再次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够平稳过渡,平稳落地。
三方财富公司现状
经过野蛮生长,再到市场的洗礼,现在国内的三方财富机构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那是否存在的就一定是好的呢?有些已经彻底转型成功,只做标准化产品(诺#是典型的代表),而大多数三方机构其实还是只能以所谓的类固收产品去博客户的眼球,而这种业务占比整个公司业务规模能达到夸张的90%以上。
业务单一,客户集中度高,募资困难,也是大多三方财富公司面临的统一难题。盖子少了,缸太多,总有盖不住的一天。
目前三方财富机构货架上有很多产品,但是仅仅只是有而已,名曰:全球资产配置平台,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
这个还是跟公司的引导还有员工的意愿是有很大关系,公司和个人是否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卖点类固收简单方便,不用讲太多产品的逻辑,躺着就把钱赚了。其实不管是公司和个人,主要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功,适当的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这样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还是挺可惜国内曾经有些在海外资产配置有很早布局的平台,但由于多方面问题,最终被市场抛弃。这个其实也是目前的通病,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代销解决不了长久问题,能真正做到自主管理,才是根本。
现在我们能投什么
人民币不断贬值,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资金出海业务这是个很好的风口,很多机构也是在重点去开拓布局。资本市场其实赚的就是信息差,谁能在这个业务先行,并且能够给到客户不错的体验感,就能占得非常大的优势。我只能从有信息披露的机构去找到一些线索,供您参考。
资金是市场的试金石,资金的流向是最真实的体现。多元化的配置势在必行。
债券:对于需要稳健收益的朋友可以考虑,目前很多机构也在做,年化收益平均基本能做到5%左右。
美元存款:现在香港银行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基本在4-5%区间,不过银行最多让做一年期。
3.海外保险:按照历史分红水平,预期能够达到7%左右的收益,不过保险是个长周期的配置,所以量力而行,适当配置。
以上只是个人对于现在我周边客户需求给到的配置建议,每个客户的风险喜好不一样,所以所挑选的产品策略也不一样。但不管什么样的配置,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能够去抵御持有单一货币贬值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用一些产品的属性去做到资产的传承,保值增值。
目前个人建议客户以稳健投资为主,毕竟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有充足的子弹,才能冲锋陷阵。
以上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无针对任何公司,也不作为投资建议。
关键词: